本文目錄一覽:
1、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并無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如果采取合資形式進入國際市場,可以減少資金注入,以有限的資本盡可能地擴大國際投資規(guī)模,而且合資有利于彌補我國流通企業(yè)跨國經營經驗的不足,消除因對當地市場及其他方面不了解而產生的進入障礙,并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合資方的管理技術、營銷技能、信譽、供銷渠道以及同政府、銀行的關系等經營資源。
3、本文以綠色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及應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指出綠色貿易壁壘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要正確認識綠色貿易壁壘。 1 綠色貿易壁壘的概念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
4、貿易壁壘、國際金融、國際經濟法、學術前沿等欄目。收錄情況: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CSTPC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等收錄。綜上所述,《國際貿易問題》是一本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核心期刊。
1、由於中美兩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中美雙邊經貿關系不時出現一些摩擦、爭議乃至沖突,這是無法避免的,也是不足為奇的。
2、為了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消除貿易摩擦,我們中國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繼續(xù)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使中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在處理中美貿易逆差與具體的貿易摩擦中,中國有必要采取國際上常用的自動出口限制等貿易政策措施。這樣既起到了安撫的作用,又減少了貿易摩擦的代價。
3、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從1967年成立以來已走過了35年的發(fā)展歷程,被視為發(fā)展中國家間最成功的區(qū)域性組織之一。雖然人們對20世紀90年代以前東盟經濟合作的評價不一,但東盟各國的經濟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92年東盟自由貿易區(qū)計劃的出臺使東盟經濟合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東盟經濟合作的步伐加快了。
中美爆發(fā)貿易戰(zhàn)的直接原因是貿易失衡。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87萬億元人民幣(約2987億美元)。而據美國商務部統(tǒng)計,2017年中美貨物貿易逆差增加了1%,增至3752億美元,占美國全部貨物貿易逆差的46%。
中美貿易戰(zhàn)的原因 1中美貿易往來格局的變化,貿易關系由互補性轉向競爭型 將目光放回十年之前,中國雖已改革開放三十年,但在對外貿易方面仍然以低科技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產業(yè)為主,如鋼鐵出口、服裝加工、電子元件組裝等,中間產品所占比重較大。
貿易戰(zhàn)的影響 貿易戰(zhàn)對中美雙方經濟與貿易關系產生深遠影響。美國征收關稅導致企業(yè)成本上升、商品價格波動,影響消費者與企業(yè)利益。在中國,貿易戰(zhàn)引發(fā)出口減少和失業(yè)率上升,全球貿易與經濟增長也受拖累。經濟學家指出,貿易戰(zhàn)是全球貿易與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貿易摩擦的深層次原因 ;(一)貿易逆差 ;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4298億美元,年均增長15%,從美國進口1539億美元,年均增長15%。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順差高達2,758億美元。
長期以來巨大的中美貿易逆差,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歧視政策,中國出口產品結構和地區(qū)的不平衡,以及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等共同構成了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域的商標和技術侵權的現象嚴重。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利益,成為導致貿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中美兩國經濟在相互依存關系中的不對等性,決定了中美貿易摩擦必然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在短期內不會消失。
1、本題考核的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具體內容包括:①項目總論;②項目背景和發(fā)展概況;③市場分析與建設規(guī)模;④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⑤工廠技術方案;⑥環(huán)境保護與勞動安全;⑦企業(yè)組織和勞動定員;⑧項目實施進度安排;⑨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⑩財務效益、經濟與社會效益評價。
2、